Coffin班長的自強活動
2021年4月8日 星期四
Accuphase E407 改電壓
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
Pearl 2 唱頭放大 Pt.1
我曾經在2004年製作過PASSDIY的唱頭放大線路Pearl,這個線路很穩定,自然耐聽,目前也剛好裝在系統上。Pearl的設計者Wayne Colburn在2010又發表了另一篇文章Pearl 2,這些年也經過許多的網友實作,聲音跟可靠性仍然受到肯定。
Pearl 2的基本架構,跟Pearl還有PASS ONO都共享相同的血統,第一級使用四個JFet並聯,共源極放大,上面有BJT串疊,輸出給RC構成的RIAA網路做濾波。第二級就各有千秋,這次Pearl 2輸出到有電流源的JFet的差動對,再以恆流供應的P-MosFet共源放大輸出。所以比較要注意的,就是這第二級是正相輸出,加上第一級是反相,所以整個電路的輸出是反相的,關於這點,作者是說你可以反接唱頭蓋的接線,或是喇叭反接。那當然也可以在電路上加上反相的東東,或許才是最好的辦法?
但是經過了10年,一個不一樣的環境年代,沒有甚麼事比要找到適合的JFets更麻煩的事情了。這個線路需要2SK370這個小訊號JFet,也可以使用2SK170/LSK170,但是目前都非常難找,市場上流竄著非常多的假貨,目前所知能夠信賴的,只有露天上的davidaudio,要不然就要直接跟Toshiba或是Linear Systems一次買一大堆來分銷,這個是沒辦法的事。還好我還有2000年左右買的一些些,但是可能也配不出對了,但至少可以讓電路工作,要惜福啊。
電源部分,電路需要+/-24V的供應電壓,原作使用7824/7924,其實78/79系列是蠻好的穩壓IC,以前傻傻的常用317/337去取代他們,事實上如果用不好,317/337會比它們還要吵,而且78/79使用起來真的非常便利,不要瞧不起他們喔哈哈。
回到放大電路上,第一級的2SK370,到底要挑多少IDss的呢?(講的好像很好買很好挑似的)首先要注意的,是上面的串疊NPN BJT,他的工作電壓已經由周邊的零件決定了,B極大約是10V,那要確保它可以正常動作,他的C極就不要小於10V,也就是說上面的負載電阻499R,跨壓也差不多在10V左右,工作電流在20mA。這20mA分配給四個2SK370,一個大約5mA,而原電路的源極電阻10R其實很小,所以IDss不能找太大的,最好是5-6mA左右,以2SK170來說,GR級可能比較適合。但是以原電路的源極電阻10R,來計算這一級的增益,會得到4*[499/(10+(1/gm))]=40倍,第二級又是100倍,整體的gain變成400倍.....有點恐怖會不會?但若是使用Pearl電路的設定,也就是22R的源極電阻,第一級增益就可以降到30,而且有可能可以用IDss稍微大一點的2SK370。總之可以調整源極電阻,來適用手上的JFet,也可以微調串疊BJT的工作點,讓他可以正常工作。這就是Diyer的自由度啊,因限制而產生的自由度......
最後講到反相的問題,只能透過外加電路來實現,最簡單的就是用一個OP來做inverting amp,這個應該不難,但是如果可以找到一個用離散元件做的就更好了。另外一個比較直觀的方式,就是加一個音頻變壓器,很容易就有反相訊號可用,只是鐵芯元件價格不斐,並且要做好適當的隔離。
其實我幾年前就有想要搞一下這個,不過手頭上本來就有唱放,加上人有了年紀跟有了貓咪就懶得去東搞西搞,拖到現在。設計上,只打算保留放大線路,電源的部分拿掉,這樣比較有可以亂搞的空間,所以就想辦法參考了網路上的一些照片跟資料,用EASYPCB自行搞了一個layout出來,也不知道行不行,就等著實作了。
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
Lend a helping hand....
第一個是Audio Innovations Series 800CD 前級,主人說它不會發聲,而且曾經幫它換過漏漿的電容器,但是沒用。總之就先打開來看看.....
看起來並不複雜,我檢查了接線,也沒有鏽蝕斷裂,那就插個6922,上電試試看吧。哈哈,燈絲不會亮,量一下燈絲的電壓只剩下1.X伏特,那應該是燈絲穩壓那邊出問題了。把電路板翻過來,trace一下線路。主放大就是一枝6922或6DJ8共陰極放大,電容交連輸出,極為簡單;高壓跟低壓都是晶體穩壓,其中燈絲的部分是利用一個7.5V的基納當成TIP3055的基極參考電壓。反覆量測的結果,確定是TIP3055壞了,於是再去電子零件行找了一個。
這顆就是壞掉的3055。
電子材料行買到的。
焊上去固定之後,上電,看到管子緩緩亮起,覺得應該OK了,可是過了一下,發現管子比我之前的印象還要更亮,於是再去量了燈絲電壓,發現電壓居然快7V,於是趕快下電。再次看晶體的規格書,咦,沒錯啊,Vbe應該是1.2V左右啊,會不會又是remark的受害者?解決之道,就是在功率晶體的射極輸出串上一個2R的電阻,可望把燈絲降到6.3V左右。再次上電,量測燈絲,沒錯了,大約在6.3-6.4V間,安全範圍。
完成的上視圖。
音量用已經絕版的Alps Black Beauty。
零件也都是一時之選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再來是一部綜合擴大機,NVA AP35。
這部機器拆開之後,內部結構非常有趣,除了放大電路有PCB之外,其他一律用單芯線搭棚,這是我從來沒在晶體機上看過的。
大電流就走2mm的,訊號就是0.5mm,濾波電容還有並聯PP電容,算是很特異的一部機器,會有一點令我聯想到另一家廠商,47labs。
總之,這部機器本身是正常的,唯一不正常的,只有那一顆音量開關。我記得在這部機器上市之後,這顆音量一直有狀況,甚至連音響評論裡面都曾經提起過,主人也是為這個問題苦惱,所以,就把它給換了吧。
這顆就是惡名昭彰的NVA音量,是Spectrol做的Cermet(瓷金)材質音量。有時一個聲道會沒有聲音。不過據說聲音非常透明。
換上去的音量也不遑多讓,是Bourns的導電塑膠音量,先前我在其他前級上用過,聲音也很透,有潤,細緻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第三件比較有趣,是一對喇叭,而且還是一對算是有分量的喇叭.....
Harbeth的HL MK4,主人也不知道它多少年了,是在年輕的時候買二手進來的,最近才有拿出來,想說先抱來測測看。接上系統,開聲,嗯.......好像市用電話裡發出的聲音,沒有高頻。把耳朵靠近高音單體,它還是有在唱歌,只是跟低音單體的效率差了很多。我第一個想法是分音器裡的電解電容報銷了,於是請主人留下來讓我檢查一下。
把背板拆開,看到內部。
高音跟低音單體都是Audax的,分音器裡沒有一顆電解電容,所以我的猜測不通。那只剩下高音單體壞掉了,可是這麼巧,兩邊壞一樣?
中低音是8吋Audax PP盆單體,這在當時算是非常新的技術。
高音也是Audax軟膜單體,但不是蠶絲那種。
這是分音器,裡面真的沒有電解電容。
因為沒有任何Harbeth的知識,所以趕快上網查了一下,發現了一個Harbeth官方成立的討論區,似乎也有其他人有碰到相同的狀況。解決之道,就是去買替代的單體,有一個廠商請Audax生產外形一模一樣的單體,據說可以無痛替換。得到主人首肯,就下單買了一對回來。
收到打開,真的長相與尺寸跟原來的一模一樣。
在討論區中,管理員有交待,要替換之前,需要注意單體的極性,另外又有其他網友建議了一個叫做Freqeunsee的小程式,只要搭配Pink Noise,就可以看出大致的頻譜。於是我都準備好之後,先用舊的單體組合來測試。
可以看到,從2K左右就開始衰減,一直到5K之後才慢慢又回升,難怪像是電話聲。
然後我裝上新的單體,先用鱷魚夾夾住單體與分音器出線,紅對紅,黑對黑,再跑一次Pink noise。
很明顯看到,4K-20K的高頻都補起來了,可是3K左右有個大凹陷。這是因為分音器修正頻響時已經將相位反轉,所以必須要倒過來接,才不會跟低音的部分抵消。
這樣接了以後,頻響就已經非常平坦了。10K以上有多一些,應該是新舊單體間,仍然有著時代的差距吧。
拆下來的高音,算功成身退了。不知道它是不是裡面原來有磁液,乾掉了才會失衡。
試聽的感覺,高音的確偏多了一點,但整體還是很順,無論人聲器樂或是電子音樂表達的都相當好。
那個時代英國生產的東西,就是很雋永,木皮也選得非常好看,每對喇叭也都有配對,是非常用心想把好東西送到顧客手裡,讓他用上個二三十年吧。
後來又根據Harbeth討論區網友的建議,在高音單體上加上Pad網路,適當衰減高音的效率,再試聽的結果,聲音平衡了,中低音回到他該有的份量了。讚。
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
6ж52п直交6П36С單端
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
代裝 6N1-6P3P 單端真空管後級
過程是差不多的,重要零件也都沿用之前的設定,像是ROE高壓電容,RIFA陰極電容,Draloric陰極電阻,交直流電阻,Dale低溫度係數電阻,大紅袍電阻等等。
組裝測試完成。正面。
側45度。
45度俯瞰。
頂視。
背面。
無限歡唱中。
我有多做幾片胡桃木側板跟旋鈕,有興趣要作胡桃木版的朋友,也可以跟我連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