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此我先從書中作一些摘要。
設計RIAA級的一般準則:
1. 低雜音,無哼聲:使用直流點燈,不使用五極管(雜音較大)。
2. 恆定的輸入阻抗/電容。
3. 準確的RIAA等化線路。
4. 線路不會因為使用不同的元件(比如說換管子)而產生大的差異。
5. 過載特性佳:避免高頻過載對線路產生調變。
6. 低失真。
7. 低輸出阻抗。
8. 低麥克風效應。
RIAA的時間常數分別為:3180μs,318μs以及75μs,寫成轉換方程式就是:

s=jw,w=2πf。
這個公式可以用一個RC所組成的Lipshitz網路來表示:

其中,
R1C1 = 2187μs
R1C2 = 750μs
R2C1 = 318μs
C1 / C2 = 2.916
這當然是一種不錯的解法,只需一組RC網路,小心處理輸出阻抗跟輸入電容即可。
另一種是把網路分成75μs一組,318/3180μs一組的分立網路。如果把75μs放在輸入級,立即得到的好處,就是2122Hz以上的高頻會被降低,因此減少了高頻過載的疑慮。唱頭不會直接面對分頻網路,所以唱頭看到的輸入阻抗是恆定的。所以整個的放大器簡圖如下:
第一級真空管的選擇條件:低噪音,Ca-g要小以免影響輸入電容,ra要小以免影響75μs的分頻網路,而RL會影響噪音的大小。
* 五極管比三極管吵。
* 不同製程的管子噪音也會不同。
* 陰極電阻Rk要並聯電容。
* gm越大噪音越低。
* gm越大輸入電容越大。(對MC-step會有影響)
* 金屬膜電阻DC雜音比繞線電阻或是bulk-foil電阻要大。
* 大數值的交連電容也可以降低雜音,但是直交更佳。